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航天育種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3-11-17 22:39
11月17日,由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牽頭,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等首批13家區內外單位參與共建的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航天育種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育種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揭牌成立。
會前,自治區副主席包獻華會見了與會專家。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鮑建中,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黨委書記、理事長、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梁小虹,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于濰,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副所長王川,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副院長趙舉出席會議。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書記常青,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航天育種研究院院長金黎平出席會議并致辭。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黨組副書記隨洋主持會議。
鮑建中、于濰共同為“航天育種研究院”揭牌
常青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完成好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科技創新發揮著戰略支撐作用。內蒙古作為國家6個糧食主產省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在推動我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種業是產業鏈的源頭,育種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優良品種對農業高質量發展起著關鍵作用。航天育種作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育種技術的集成創新,具有有益變異多、變幅大、穩定快等優勢,已成為種業源頭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未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條行之有效的主要路徑。組建航天育種研究院,對于我區構建優勢特色的‘搭、育、繁、推’育種一體化發展體系,培育高產、質優、抗病的農作物新品種、新種質資源,進一步推動內蒙古地區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支撐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常青在揭牌儀式上致辭
常青表示,科學技術研究院將以科技創新、種業振興、經濟發展為使命,從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為航天育種研究院提供大力支持,集聚種業人才、種質資源、育種技術等各方優勢力量,搭好平臺、建好舞臺,讓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全身心投入到種業創新當中,開展協同攻關,多出成果,快出成績,把航天育種研究院打造成為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的國家一流種業技術創新平臺,快速提高全區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打好種業“翻身仗”,共同為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貢獻科技力量。
金黎平在揭牌儀式上致辭
金黎平在致辭中表示,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作為自治區重點打造的新型研發機構,組建航天育種研究院,有前期基礎、有平臺支撐、有政策扶持、有資金保障,定位準確、體制完善、機制靈活。成立航天育種研究院恰逢其時、十分必要、意義重大。我將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所長,充分利用好國內外各類創新資源,聚焦種業創新中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種業科技前沿,以培育和生產高產、優質、早熟、抗病植物新品種和新種質材料為目標,通過航天育種技術,破解種業“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形成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一體的”的創新產業鏈條,構建和完善國家現代種業技術體系,助力自治區種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期間,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還與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與航天育種研究院創新聯合體13家成員單位簽署了共建協議,并為航天育種研究院院長金黎平研究員頒發了聘書。
航天育種研究院創新聯合體13家成員單位簽署共建協議
常青為金黎平頒發航天育種研究院院長聘書
揭牌儀式結束后,舉行了學術報告會。邀請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趙輝、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韞韜先后圍繞“航天育種及其應用”“數字化育種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主題進行了學術交流。
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洪飛,副院長曹瑾鑫、宋志文、牛一丁出席儀式。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科技廳、農牧廳,中國農業大學、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包頭市農牧科學技術研究所、通遼市農牧科學院研究所,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草業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呼倫貝爾農墾蘇沁農牧場有限公司等單位有關同志,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相關部門同志共180人參加儀式。